返回
实践要闻

二十余载,一份持续的“母爱”

来源:枣庄妇联

       当您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时,是否注意到,身边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或因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或因父母遭遇不幸成为孤儿;或因生活、家庭变故成为困境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呵护,缺乏父母在思想认识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帮助,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解决留守、困境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关注。

  在枣庄,就有这样一个公益队伍——“爱心妈妈”,她们用超越亲情和血缘的爱,用实际行动为乡村留守、困境儿童打造出了以“爱心妈妈”品牌为引领、以阵地建设为依托、以社会救助为补充、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的关爱服务模式,让大家为留守、困境儿童驻足一回,凝望一次,扶他们一把,陪他们一会。

  据了解,“爱心妈妈”是枣庄市妇联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作为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妇女儿童解难的重要措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开展了‘代理妈妈’活动,它是‘爱心妈妈’的前身。”近年来,为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爱心妈妈”的行列中来,市妇联组织开展“让爱留守·共享阳光”——“爱心妈妈”贫困留守儿童结亲仪式、百名义工“爱心妈妈”集体结亲仪式、“巾帼志愿者在行动”等活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在社会掀起结对认领留守、困境儿童的高潮,先后有2.75万名爱心人士参与“爱心妈妈”活动。近两年,新增“爱心妈妈”1590名,牵手结对救助留守儿童1650余人。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需要得到各级各界、全社会更加广泛的关心关注和倾情奉献。为此,枣庄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市、区、乡三级财政资金建设打造关爱阵地——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解决留守儿童周末、假期及下午放学后父母不能及时监护、关心的问题,这一项目先后被纳入市、区百件惠民实事、十大惠民工程,市连年列支专项资金建活动站,并作为惠民工程月调度进展。目前,全市已建设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累计达442个,四点半学校327个,常态化开展精神关爱、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安全防护、生活帮助等各类关爱活动。


  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市妇联组织连续多年开展情牵留守、困境儿童——“爱心妈妈”大走访慰问、圆梦“六一”“大爱中国行·爱让星空蓝起来”“绘画进社区,发现身边美”“老少同乐闹元宵 传统游戏乐翻天”各类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时时在受助中、参与中体会到温暖幸福。


  从上世纪90年代,“爱心妈妈”在公益这条道路上孜孜不倦坚守了20余年,一路走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2019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评选中当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虽然20余年来,品牌名称由“代理妈妈”变为“爱心妈妈”,主体由失学儿童转为留守儿童,方式由以经济扶助为主转为精神关爱为主,项目活动的主题、形式也在变,但是“爱心妈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自始至终没有改变。“接下来,‘爱心妈妈’会继续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政府、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关爱保护氛围,让孩子们在爱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爱心妈妈”——


  她们或是企业家,或是单位职员,或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但是她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爱心妈妈”,不管她们从事什么行业,工作多么忙碌,奉献爱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已经成为了她们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妈妈”,当她们有了爱的习惯,当奉献爱心不只是年节假日的“短期行为”,而是寻常日子的生活方式时,留守、困境儿童的生活会因为她们的善举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自小生活条件十分贫困、艰苦。从大山到城市,一路走来,实之不易。现在我有能力了,希望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少走一点弯路。”枣庄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史华说。



  55岁的史华,曾是一名下岗工人,经过多年努力打拼,逐步建立并发展壮大了山东银狐实业有限公司。她发展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自1998年起,史华积极响应枣庄市妇联号召,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成为了101名留守、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


  “我当年资助了一名叫孟冰冰的学生,记得她家住在北庄镇小北庄村最西边。当走到她家门口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邻居都是楼房、瓦房,而她家却是草房。孩子当时正在读初中,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父亲早年去世,由于家里贫穷,母亲不想让她上学了。我和丈夫、儿子当即决定资助她上学。”冬去暑来,史华夫妇资助他十余年,于2008年考上清华大学,成为史华心中的骄傲。


  史华资助过的孩子很多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有了工作后也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其中一个叫李根的孩子,考入了哈佛大学,在拿到自己第一份工资后就开始资助其他贫困孩子。史华表示,看到孩子们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是她最大的欣慰。



  疫情发生之后,史华也没有停止对留守、困境儿童的关爱,她说:“越是在这种特殊时候,我们越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防护知识,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疑惑,疏导心理情绪,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疫情期间,她和丈夫一起走访慰问西王庄镇、永安镇的6户困境儿童,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及礼品,每户共计500余元。此外,他们还在街道居委会走访慰问了14位困境儿童,一一嘱咐他们疫情严重,要多注意保暖,少外出、勤洗手,让孩子们在疫情期间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


  面对疫情,史华主动出资2万元,捐给枣庄市中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用于购置疫情防控所需物资,又购置了一吨84消毒液,70箱方便面,200斤酒精,50件军大衣捐赠给峄城、山亭两地。当口罩紧缺成为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时,她四处联系购买,先后主动向市中区环卫、消防等捐赠口罩6000余支,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据统计,20年来,史华个人、公司捐款捐物累计300余万元。史华表示:“这些年我一直做公益,对于我而言,公益慈善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希望能把我的爱心洒落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巾帼不让须眉。新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凭借实力和能力,在社会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展示着美貌与智慧的同时,还时刻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公益力量,山东黄金太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岳水秀就是这样一位有担当、有爱心的现代女性。


  “当看到枣庄市妇联招募‘爱心妈妈’的倡议,了解到留守、困境儿童的家庭情况后,我就联想到了自己。”岳水秀说,“三岁时母亲离开了她,父亲既当爸又当妈,含辛茹苦的把三个孩子们养大,自己的童年没有感受到母爱,她不想让这些孩子和她一样。”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事业有成的岳水秀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更多的人,最后,她选择了12个孩子,做他们的“爱心妈妈”。这些孩子分别来自残疾、低保或父母双亡的家庭。岳水秀常与他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节假日的时候给他们带去生活、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并叮嘱有困难或者心事要随时打电话联系,“妈妈”一定会帮忙解决。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岳水秀付出爱的同时,也得到了爱。在她结对的孩子中有一位叫周子豪的小男孩,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学习非常好。“在得知是我资助他之后,子豪经常和我通电话交流谈心,还常常告诉我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岳水秀欣慰地说。


  “企业发展壮大了,是时候回馈社会了。”岳水秀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她热心公益事业,帮扶困境儿童、特困残疾人家庭,有公益慈善的地方,就有她的身影。


  今年年初,防控阻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形势复杂而严峻。岳水秀带领企业员工积极筹集资金2万余元,捐给市中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用于购置疫情防控所需物资。她通过妇联等相关单位,联系到4名援鄂医疗队成员家属,并提供提供慰问金和慰问品,向家属们献上一份爱心并表示深切敬意,助力打赢抗疫攻坚战。


  20多年扎根公益,岳水秀已不记得自己参与了多少场公益活动、共资助了多少人,她坦言公益路上有心酸也有欢笑,有赞美也有肯定。岳水秀先后被评为枣庄市优秀女企业家、中国百杰女性创业人物、枣庄市优秀“爱心妈妈”等荣誉称号。


  岳水秀说:“慈善和公益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今后我会不遗余力继续努力做好‘爱心妈妈’,让更多的困难儿童过上有爱的生活,让爱传递,温暖社会。”


  在枣庄市智培残障人士关爱中心,侯成芹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妈妈。5年来,她坚持免费为智障残障孩子提供康复、理疗、特殊教育、手工技能培训等。她时常说:“既然选择了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会信守承诺,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让孩子们适应和融入社会。”



  谈起创办关爱中心,还是源于家庭的不幸遭遇。2003年,侯成芹的女儿被确诊为大脑中缺乏脑白质,属于二级智力残疾。从此,她和丈夫踏上了漫长的康复求医之路,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后,只能自己在家里摸索着给孩子康复治疗。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女儿的智力和自理能力发生质的变化,全家又有了生活的希望。“想到还有许多和自己女儿一样有智力残障的孩子,一个孩子可能造成整个家庭的不幸,我就萌生了帮助他们的想法。”


  2015年5月,侯成芹夫妻二人借钱成立了枣庄市智培残障人士关爱中心。起初的困难,超出了侯成芹的想象,每天重复的给孩子清理大便、洗衣服、做康复的繁重工作;创办关爱中心举债的压力,也让她想过要放弃,可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和不断进步的肢体语言,她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反而坚定了“再苦再难都要坚持下去”的想法。每当有家长反映,孩子能做简单的家务了;能和同龄人一起玩了;能礼貌的跟人打招呼了,侯成芹的脸上就笑开了花。


  侯成芹介绍,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包括自闭症、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脑瘫、肢体残疾等,大多来自周边农村家庭。“现在中心有19个孩子是长期做康复的,还有会偶尔过来的,不管什么情况,我都会尽我最大阻力帮助他们。”


  人们常说爱心是可以相互感染的,侯成芹这份爱心行为不知不觉中影响到自己的丈夫。5年前,侯成芹得知沙沟镇有一个小男孩,父母去世,和70岁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她和丈夫骑着自行车走了二十多里地,给爷孙俩送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并且年年都去。“现在大多数的公益活动都是我和丈夫一起参加的,有时候他比我还积极。”侯成芹说,关爱中心的工作其实是非常忙碌的,但是我们还是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爱心妈妈”的公益活动。侯成芹希望这种爱心不仅可以在自己家庭得到接力,更希望在社会大家庭中传播开来。【联合日报记者 王楠楠 通讯员 邵青】


上一篇:传承非遗文化 乐享健康生活

下一篇: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尚

  • 内容纠错
关闭
同类文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