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移风易俗

海报时评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共筑齐鲁文明新风尚

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评论员 朱延鲁

  在德州市宁津县,通过挖掘乡村文艺能人、培育“草根名嘴”等,以“理论+文艺”的形式在乡村开展巡回演出,把“固定讲台”变成了“流动课堂”,用“小戏曲”讲好“大道理”,推进移风易俗更好入脑入心的同时,也为当地培育起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移风易俗,德润齐鲁;文明新风,劲吹万家。像宁津县这样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推进移风易俗的做法在齐鲁大地还有很多。比如,青岛城阳区依托景区景点广泛建设室外基地,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新时代结婚礼堂,引领了婚事新办的新风尚;潍坊临朐县则通过吸纳“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参与,健全了当地的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组织;威海乳山市南黄镇将美德信用建设与移风易俗相结合,通过积分管理体系,调动起群众移风易俗的积极性等。

  这些新风尚、新做法给全省各地带来新气象、新面貌,不仅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和压力,也净化了当地的社会风气,更优化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也起到了促进效果。其实,对大部分地方而言,移风易俗需要摒弃的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有诸多共同之处。换言之,在一个地方推行的移风易俗好做法、好创意在其他地方很可能也适用。因此,针对移风易俗过程中各地推出的新做法、好做法,除了为其点赞,更应当及时总结推广,让这些新做法、好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更大范围内发挥出移风易俗的好效果。

  要知道,移风易俗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并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规模庞大,一定程度上来讲,移风易俗的任务更重。一直以来,不管是从政策制定还是文化引导,不管是从法律约束还是教育启蒙,山东都开展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并取得可圈可点的效果,进而让全省人民的文明观念持续增强、文明素养不断提高。比如在省级层面建立起“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联合推进机制,加快了移风易俗工作效率;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提出“十反对、四提倡”,为移风易俗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着力点;建立婚丧行业协会,更加有力地指导婚丧承办机构强化自律、规范运作等。

  在8月2日召开的山东省委常委会上,审议通过的《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指导方案》明确强调,要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宣传引导、典型示范,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好转;要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决不能搞“一刀切”;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联动配合,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这些部署规定,是动员,也是要求,同时也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提供了方法与思路。随着移风易俗持续推进,越来越多陈规陋习成为“过去时”,新风尚、新做法成为更多人的新共识,齐鲁大地上将铺展开一幅更加动人的文明新画卷。

上一篇:着眼长远推进老旧小区焕新

下一篇:枣庄市中:用文化生活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 内容纠错
关闭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