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明聚焦

讲好枣庄故事 唱响侨界声音 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记者见面会

来源:枣庄发布

       12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记者见面会,介绍市侨联讲好枣庄故事 唱响侨界声音 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孙中启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管理中心副主任

       孙 辉 鲁班纪念馆馆长

       李 伟 台儿庄古城游客服务中心总经理

       薛淑雅 北辛文化馆馆长

       孙中霞 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总经理

  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是侨联组织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展示窗口,是整合社会资源、推进优势互补、合力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交流基地作用,对团结凝聚侨心侨力,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市侨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当前侨联发展面临的“时与势”,加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申报、管理和建设工作,台儿庄古城、鲁班纪念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先后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目前,国家级和省级基地总数达到9家,基地数量和活动质量跃居全省前列,为加强文化交流互促,拓展海外联络联谊,推动枣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侨界力量。

  今天,我们举行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记者见面会,邀请了5位国家级和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负责人与大家见面交流。他们是: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管理中心副主任 孙中启先生,

  鲁班纪念馆馆长 孙辉先生,

  台儿庄古城游客服务中心总经理 李伟先生,

  北辛文化馆馆长 薛淑雅女士,

  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总经理 孙中霞女士,

  欢迎各位的到来!下面请五位代表分别就交流基地作简要的介绍。首先有请孙中启先生。

  孙中启:大家好,我叫孙中启,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管理中心副主任,非常荣幸参加这次记者见面会。铁道游击队是枣庄最红的资源、最美的传奇、最亮的名片。2019年,枣庄市积极探索红色基因教育的新路径,在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的基础上,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建设完善了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占地600余亩,由红色地标—铁道游击队纪念碑、核心建筑—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铁道游击队将军碑廊、铁道游击队“三雄墓”、枣庄市人民英雄纪念园等部分组成。其中核心建筑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由中国工程院崔愷院士团队采用“山馆融合、碑馆合一”空间布局方式规划设计,占地9.75亩,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序厅、火车主题大厅、六部分展厅等10个展区组成。纪念馆正门上方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由迟浩田将军题写,正门两侧雕塑由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教授创作。六部分展厅是展馆主体展览,共分为抗日烽火燃鲁南、初露锋芒显身手、铁道飞虎出奇兵、凝聚力量同抗日、沙沟受降载史册、红色基因代代传六部分。全面展示铁道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不屈、浴血抗战的传奇历史。2020年,中国侨联授予纪念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每年海内外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留学生都到这里参观,进行文化交流。

  主持人:谢谢孙中启先生,下面有请孙辉先生介绍鲁班纪念馆。

  孙辉: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叫孙辉,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鲁班纪念馆馆长。鲁班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巨匠和伟大的发明家,他以巧技立身,创新革故,以其丰富的发明创造、厚重的人文情怀,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树起了一座丰碑,被世人尊称为“百工祖师”,也成为中国“工匠精神”的代表。鲁班纪念馆坐落于滕州市龙泉文化广场,建设面积860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建筑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纪念鲁班的场馆。馆内采用实物与视听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陈布置,共设有祭拜大厅、木器厅、百工厅、石器厅、怀古厅、鲁班庙会、今日班门厅及鲁班工坊研学游中心等八大功能展区。祭拜大厅主要展示鲁班像和大型石刻浮雕墙壁,刻录了鲁班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木器厅主要展示了鲁班及班门弟子发明制作的一些木质的生产生活用具;百工厅主要展现鲁班的发明对各行各业的贡献;石器厅主要展示鲁班及其弟子发明创造的石制生产、生活用具;怀古厅主要是通过还原一些大型的历史场景,展示滕州的重要历史遗迹;鲁班庙会主要还原了《滕县志》中一些老字号店铺,反映了当时滕州商贸的繁荣发达;今日班门厅主要展现鲁班技艺和鲁班精神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鲁班工坊研学游中心主要是通过互动的形式让青少年感受鲁班发明的奇妙用途。

  鲁班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鲁班的工匠精神被全球华人华侨和外籍人士推崇、传颂。鲁班纪念馆已经成为华人华侨及国外友人开展文化交流的平台。2017年,鲁班纪念馆正式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同时,鲁班纪念馆还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枣庄滕州两级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等荣誉称号。

  主持人:谢谢孙辉先生,下面有请李伟先生介绍台儿庄古城。

  李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叫李伟,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台儿庄古城游客服务中心总经理。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台儿庄古城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中遭到损毁,经过修复重建,涅槃重生,2013年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在恢复建设和管理运营过程中,台儿庄古城始终遵循“留古、承古、扬古、用古”的原则,根植文化基因,推动多业融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带动城市转型、增进两岸三地和世界华人华侨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台儿庄古城被中国侨联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为枣庄地区首个入选的基地。目前,台儿庄古城总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建有单体建筑1088座、院落218栋,精心打造了40余座文化展馆和十大主题街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评定为AAAAA级旅游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华文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主持人:谢谢李伟先生,下面有请薛淑雅女士介绍北辛文化遗址公园。

  薛淑雅: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叫薛淑雅,是北辛文化馆馆长。北辛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已有7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北辛文化遗址公园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北辛村北部,地处薛河故道南岸,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2006年,北辛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获评“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分为北辛文化馆和遗址保护展示区两个区域。北辛文化馆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展区”的布局精心打造,主要介绍展示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北辛文化的命名与意义、北辛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掘的文物图展等。北辛遗址保护展示区位于文化馆南侧,进入展示区,可以看到高大的石牌坊和文物保护碑以及“北辛文化遗址”纪念碑,碑文记载了北辛先民的辛劳与勇敢、开拓与创新、智慧与发展,通过展示区,可以一窥北辛厚重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生态。近年来,北辛文化遗址公园以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为载体,组织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开展走访慰问、联络联谊活动100余次,真正让北辛文化遗址公园成为凝聚侨心侨力、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故事的一张金名片。

  主持人:谢谢薛淑雅女士,下面有请孙中霞女士介绍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

  孙中霞: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叫孙中霞,是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总经理。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亭区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脚下,占地面积300余亩,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抗战旧址、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2021年,获评为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纪念园将红色抗战文化、鲁南民俗文化、特色系列展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有机融合,打造了“六个一”红色研学课程和“七个一”党性教育课程,成为集缅怀纪念、历史教育、体验参与、特色培训等为一体的基地。一是体悟红色文化。在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对八路军在鲁南的红色历史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图片、文字、实物、沉浸式体验、音视频等资料全面展现红色历史。二是缅怀革命先烈。在纪念展馆学习后,到革命烈士纪念碑下缅怀革命先烈,通过革命历史讲述、纪念碑瞻仰、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深刻感受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三是传承统战精神。在纪念广场,梳理总结统一战线历史脉络,对民族团结、港澳台侨政策知识、政治协商制度进行展陈,让海内外人士对民族和睦、侨务和谐等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主持人:感谢5家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负责同志的介绍。大家可以感受到5家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整合社会资源、推进优势互补、合力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中作出的努力和不凡业绩。

答记者问

       01、鲁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请问孙中启先生,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是如何挖掘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创新性传承红色基因,让海内外中华儿女了解这段红色历史的?

  孙中启:近年来,基地围绕“立足枣庄、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发展定位,深入挖掘铁道游击队红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充分发挥红色教育“活教材”、“主阵地”作用,活化运用已有的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成果,扩充硬件设施、充实完善软实力。

  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来进一步挖掘、深化、活用铁道游击队红色历史资源。先后收集整理各类与鲁南铁道大队相关联的党史、队史、地方史等书籍文献60件套,接受有偿捐赠抗战实物135件套,新增展柜16个,不断充实纪念馆展陈实物、文献资料,服务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出鲁南铁道大队基本陈列展、党史图片展、抗战实物展等系列展陈,出版了铁道游击队红色图书《铁道传奇》。

  立足这一基础,进一步促进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宣传推广、交流共享。协助拍摄的《百年百物》在学习强国平台推广,协助央视拍摄并录制的《声音档案》、《中国文艺致敬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身边的红色记忆》、《红色云展厅》、《跟着书本去旅行—铁道飞虎出奇兵》等,多次在央视四套、七套及新华网、人民网等展播。建设了铁道游击队网上云展馆,海内外朋友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微信登录即可浏览,进一步扩大了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此外,依托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以“参观一次纪念馆、聆听一堂党史课、重温一次入党宣誓仪式、齐唱一首红色经典歌曲、观摩一次沙沟受降红色情景剧”等为主要教学实践内容,整合推出并优化了“九个一”、“我是小小红军”、“非遗达人”等研学课程和“1+N”、“主题党日”、“建党百年万里行”等红色课程,与济宁、徐州、泰安、临沂共同推出“弘扬铁道游击队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等精品旅游线路;围绕“旅游+红色文化”、“旅游+鲁南非遗”等特色旅游产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优势,搭建桥梁,推动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国际传播,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持人:感谢孙中启先生的介绍。历史因传承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追寻“红色足迹”,我们可以真切感受那一段段壮怀激烈的峥嵘岁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我们有责任让红歌永续唱响大江南北,让铁道游击队的精神世代传承。

       02、大众日报记者:请问孙辉先生,今年以来,市委提出聚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叫响“鲁班故里”,打造“工匠之城”,您能否介绍鲁班纪念馆是如何向海内外展示鲁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工业倍增的吗?

  孙辉: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重大战略部署,设立“鲁班工匠日”,加快推进工匠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鲁班工匠精神,激励更多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滕州是中国中小机床之都、中国工艺玻璃之乡。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和枣庄学院培养的学生在今年分别荣获国际性和全国性重要大赛奖项。这些荣誉和成绩的取得正是我们枣庄人秉持鲁班工匠精神,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努力拼搏的结果。

  鲁班纪念馆自建馆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围绕“传承鲁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举办了五届鲁班文化节,打造了国内最大、最权威的交流互动文化平台。二是编辑出版了《鲁班研究论丛》《鲁班的传说》等鲁班研究书籍、通俗读物,为传承弘扬鲁班文化遗产、研究探讨工匠精神奠定了基石;三是邀请钱文忠、纪连海等文化界专家、名人在央视《百家讲坛》山东电视台《新杏坛》栏目,举办鲁班文化专题讲座;四是加强与山东建筑大学、天津渤海职业学院等高校、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支持协助他们成立鲁班研究院、开展鲁班文化交流活动;五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打造一流讲解服务团队,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今年中秋国庆长假,鲁班纪念馆参观游览的海内外人士达到5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这充分说明大家对鲁班文化、工匠精神的认可和向往,激励人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六是加强同国外侨社团机构及国际友人的交流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鲁班文化备受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华人华侨的喜爱和推崇,近年来鲁班纪念馆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今年9月,鲁班纪念馆受邀参加了马来西亚建造联合总会举办的鲁班文化交流活动,这充分彰显了鲁班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对“鲁班故里”在枣庄的认可。下一步,我们将力争在鲁班文化产业方面有所突破,计划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联合成立鲁班文化创意研究院,加强鲁班文创产品的研发力度,为我市“强工兴产、转型突围”贡献鲁班智慧。

  主持人:感谢孙辉先生的介绍,枣庄是一座拥有工匠基因的城市,是工匠精神的发源地。传承鲁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是责任,也是机遇。让我们学习鲁班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助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

       03、齐鲁晚报记者:台儿庄古城集“鲁南文化”“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体,是枣庄首个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单位,请问李伟先生,近年来台儿庄古城先后开展了哪些海内外交流活动,讲好枣庄故事,传播枣庄好声音的?

  李伟:台儿庄古城是枣庄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自建成运营以来,先后举办了第十七届中国雕塑论坛、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亚太经济领袖(台儿庄)高峰论坛、首届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展演,促进了海内外经贸与文化的交流,有力壮大我市海外“朋友圈”。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枣庄地域风采,我们拓宽国内海外联谊渠道,拓展“一带一路”和周边国家海外联谊工作,成功承办了市侨联“侨聚枣庄红色之旅”抗战图片展、海外侨领研修班、海外侨胞故乡行、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等对侨涉侨活动,结交“新面孔”,吸收“新生代”,增进了与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及华裔青少年的情感交流。中国侨联原主席庄炎林,中国侨联康晓萍、程学源、李兴钰3位副主席多次莅临台儿庄古城参加活动,对我们的海外文化交流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市侨联联系合作,充分挖掘枣庄人文资源,发挥交流基地在促进民间交流中的作用,创新文化交流“圆侨梦”,丰富内涵、提升规格、扩大影响,搭建侨胞服务平台,承办侨胞联谊活动,推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工作走深走实。

  主持人:感谢李伟先生的介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千年古运河,正焕发新活力。希望更多的海内外人士来台儿庄古城,徒步漫游,感触历史印迹;桨声灯影,领略“江北水乡”风情。

       04、山东法制报记者:北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请问薛淑雅女士,北辛文化遗址公园是如何加强对北辛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让更多海内外人士了解北辛文化的?可以介绍下你们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吗?

  薛淑雅:北辛文化遗址公园紧紧围绕“侨聚枣庄、侨联世界”这一主线,做好“保护开发”“宣传推介”“真情服务”三篇文章,丰富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内涵,让更多海内外人士了解北辛文化。

  一是坚持“传承+开发”并重。近年来,北辛文化遗址公园所在地滕州市官桥镇先后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编制了北辛遗址保护规划及展示方案,争取国家文物局及省发改部门资金906万元,实施北辛遗址保护与整治工程,建成7.5万平方米的北辛文化展览馆和遗址保护展示区,留下能记得住的历史,让千年文化活起来。

  二是实施“宣传+推介”并举。全方位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成立了“北辛文化研究会”,编纂出版《走进官桥看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名镇官桥》等文史资料。承接了央视《中国影像志》栏目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设计院等高规格历史文化考察调研活动,进一步挖掘北辛历史人文资源,讲好枣庄故事。

  三是开展“基地+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基地平台作用,邀请留学生作为海内外推介官,拍摄“侨聚枣庄、侨联世界”推介视频,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士感自然钟灵毓秀,悟历史文脉深长。除此之外,我们先后开展加拿大孟尝会青年团枣庄行等侨味浓郁的活动,吸引了海内外人士100余人次参加,成为我市聚侨心、汇侨智、引侨力,促进侨务资源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靓丽名片。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和资源优势,精心组织、承办好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文化交流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主持人:感谢薛淑雅馆长的介绍,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在提升保护利用水平和公众知识普及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寻觅悠悠源头,追踪绵绵根脉,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枣庄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智慧和强大的精神家园,让文明探源成果更深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

       05、枣庄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是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同时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请问孙中霞女士,下一步,基地如何进一步加强建设、提升规格、扩大影响,做深做实文化交流工作?

  孙中霞: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作为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始终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是加强建设,提升规格。利用好“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平台作用,成立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纪念馆升级改造建设,做好基地展厅、展品保护相关工作,促进各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建设党员红色服务驿站为抓手,突出党带侨建、党侨共建,以党建工作带引,提升基地规格。

  二是擦亮品牌,凸显特色。加大对红色抗战精神宣传力度,擦亮红色品牌,以红色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文化为特色,打磨提升“七个一”党建、“六个一”研学、沉浸式体验精品课程和红色线路。将115师纪念园、王家湾、抱犊崮、百味山亭联合打造一条农文旅文化精品线路,积极发展“红色文化+农耕体验+生态观光”的“乡村游”红色产业,进一步弘扬红色基因、讲好抗战红色故事,促进红色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交流。

  三是开展活动,扩大影响。基地一方面利用展馆展厅、实物展示、沉浸式体验、音视频等全面展现红色历史,全面客观地向海内外侨胞展示红色抗战历史,更加珍视和平,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另一方面,以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为纽带,积极组织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海内外侨胞参观考察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

  主持人:感谢孙中霞女士的介绍。纪念园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将抗战红色文化、鲁南民俗文化、特色教育设施有机融入鲁南自然山水之中,让更多人了解八路军第115师的丰功伟绩,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时间关系,今天的交流环节就到这里。通过5位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负责人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顺应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需求,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枣庄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风劲正是扬帆时,携手奋进谱新篇。全市侨联组织将继续创新文化交流“圆侨梦”,充分挖掘枣庄人文资源,加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建设,按照“一地一特色”原则,丰富内涵、提升规格、扩大影响,提升枣庄文化传播能力,构筑交流基地建设工作新格局,讲好枣庄故事,奋进出彩征程,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枣庄1地获评第三批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单位

下一篇:翟军调研民政工作

  • 内容纠错
关闭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