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明聚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来源:鲁南传媒网

        2018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指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建市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下,我市农村面貌实现旧貌换新颜,绘就了具有鲁南地方特色的“富春山居图”。

       山亭区冯卯镇小李庄村扎染技艺传承人孙桂民:就是上颜色,上完色以后再晾干,就成功了。

       这种扎染手艺在鲁南地区已经有二百年历史,从扎结、染色到最后的晾晒共七道工序,随着现代印染技术的快速发展,这项老手艺已经很少见,李庄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传承人把这项技艺展现给游客。

       游客沈涵月:今天来小李庄旅游,亲自体验一把染布的流程,之前只听说过没有体验过,今天体验的时候感觉非常的神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依托岩马水库生态优势和大量非遗文化留存,2018年开始,李庄村决定发展乡村旅游,探索“闲置小院复活工程”,通过收回、租赁、共享、股份,把农民的闲置房屋整合到合作社,放大乡情民俗文化,在22个特色小院植入土生土长的手绣、皮影、鲁南小鼓、虎头鞋等十余种非遗业态,村民的闲置房屋有了用武之地,老手艺也在这里焕发新生机,慕名而来的游客不断增多,住特色民宿,吃地道美食,  感受非遗文化,李庄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当地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山亭区冯卯镇小李庄村村支部书记孙桂亭:我们村在前些年就是这个破破烂烂。可以说,就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年轻人找个对象都不好找。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村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来了很多的游客啊,年轻人现在也都愿意回家创业,村集体增加了收入,老百姓腰包也鼓起来了。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短短三年时间,李庄村集体经营收入累计达到160多万元,人均增收超过两千,小村庄涌现乡村振兴大景象,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实验区(镇 )、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山东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山亭区冯卯镇党委书记田琨:岩马水库建成于1960年的五月,所以我们枣庄建市之初,冯卯就是典型的库区,当年打水库,冯卯人民不仅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而且牺牲了大量的家园和田园。所以,保护好岩马,让库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历届冯卯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今年中秋小长假,刚刚建成的九曲花海景区人气爆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漫山的鲜花,耸立的岩石,蜿蜒的公路,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拍照,置身其中,如在画中游。
       从2005年开始,我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31个,农村庭院经济开发户达到39万户,庭院经济示范村179个。被命名为“全国庭院经济示范市”。从2015年开始,实施省、市级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省级、市级、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98个,在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453个。2020年3月,市委农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鲁南样板的实施意见》,着力开展省、市、区(市)三级示范村梯次创建,进一步明确三年目标,切实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滕州市洪绪镇新丰村村支部书记张桂华:为了留住美丽的乡愁,推动乡村振兴,我们打造了500平方米的乡村记忆馆,传承乡土的味道,留下文化的记忆。
       近年来,我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造福农民的美丽事业,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探索、实践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努力把枣庄乡村逐步打造成为生态优美、乡风文明、镇村整洁、最美风情的田园,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新成果日趋显现。
       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朱振华:建市60年来,我市农村先后开展了“四通”(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七改”(改路、改电、改校、改房、改厕、改水、改暖)等工程,实施了文明生态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社会更加和谐。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山水林田大会战”,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行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提升、样板连片打造。从提升农村环境入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风文明。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方式,探索发展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枣庄路径。



上一篇:创全国文明城 建幸福新山亭 | 文明城市创建,我们在行动!

下一篇:山亭区坚持围绕农业抓工业 助推“双十镇”高质高效发展

  • 内容纠错
关闭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