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化枣庄

枣庄民居习俗让你大开眼界

来源:枣庄市档案馆

        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愿世人一步步追寻回离我们远去的民俗文化,领略古人智慧,挖掘历史沉淀的底蕴,丰富乡村原生态的文化内涵。

        村落

       人类由原始游牧发展到氏族定居,便出现了村落。7300多年前,枣庄境内的北辛先民,从群山莽林里走出来,选择在薛河岸边定居,形成了原始部落。先民们从采集、渔猎发展到原始的畜牧业和锄耕衣业,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群居生活。

       枣庄有平原,有山地,有微山湖畔的大运河,先民选择的定居点,多是为了农耕、渔猎的需要。平原村落多分布在河岸高地,山区多选择向阳坡地,运河两岸也是顺河道而分布。

       开始多数由一个家庭建村,后来,亲戚依傍或迁入移民,便形成了杂姓村。据实地调査和现存家谱统计,枣庄市50%左右的村庄是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因此说,绝大多数村庄建于明清两代。

undefined

清明山村

       大村一般有纵或横的几条街道,又有若干条由居民区通向街道的小巷,村街两旁有商业设施;饮水设施,自古有水井,各住宅区都有水井,山区集中去一处井塘挑水,运河沿岸居民和船民则饮河水。现在基本上都吃上了深井自来水。

       旧社会,为防匪乱,不少大村建有水寨、土寨、围子、炮楼等。很多村中有一大块场地,作为村中节庆游艺活动和集会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村中公共办公场所相继称为村公所、大队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集体生产时,村中大队有仓库和副业社、养猪场,生产队有牲口院、仓库、场院等。过去,多数村头建有寺庙、土地庙等祭祀场所。


 

石板屋

       村名

       古往今来,村庄都有名字,并且每个村名都有特定的含义,但所有的村名在起初及演变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归纳起来,村名的来源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地理环境、山名、水名命名。如红山峪、匡山腰、南沙河、沙沟、半湖、官路口、高崖等。

       二、以姓氏命名的最多。如颜村、王楼、张庄、陈郝、赵坡;也有以姓氏冠以地名的,如郭堌堆、杨岭、韩洼、城后张庄等。

       三、以经营特点命名。如贺窑、西集、李店、十里铺、纸坊等。

       四、以祈福、吉祥命名。如太平庄、永安、永福村等。

       五、以建筑物命名。如金陵寺、鲁寨、涛沟桥等。另外,有以传说命名的,如白龙湾;还有以物产命名的村,如磨庄。

       房屋建造

       建房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基本上都是土墙草屋,低矮潮湿,遇上连阴雨,屡有墙倒屋塌事件发生。20世纪60年代多为“马祖子屋”,即半草半瓦;70年代,瓦房逐渐普及,但仍为石墙、砖墙半土墙的主体结构。建新房一般都要选个吉日良辰插地基、放鞭炮,地基四角各楔木橛,这叫“插地工”。木柱要用红纸包裹。泥瓦匠什么时间都可以放线施工。80年代前后,盖房都是找泥瓦匠帮忙。后来,盖房实行包工,工钱五六百元,再后来上升到几千元,如今发展到近万元,房子的档次也高了。90年代,农村由原来的四檐青屋、全瓦屋、平房发展到如今两层楼、三层楼等。

undefined

土墙“马褂子屋”

       盖屋先建地基,也就是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前,茅檐到地的土墙屋,没有基础石,只是用夯打几遍,然后挑墙。70年代前大都一层基础石,上铺两层石坚或三层和五层砖。到了80年代前后,大部分都是混青屋,八层石坚。到了90年代,房子都是砖石和钢筋水泥结构,楼顶绝大多数是现浇的。

undefined

草房

undefined

土墙、提门提窗小瓦屋

       盖房在动工、上梁和竣工时都要放鞭炮,以示庆贺,还要招待。动工招待叫“上脚”,齐工招待叫“下脚”。上梁和安门窗分別要贴“上梁逢黄道”、“安门大吉”。建房竣工前还有亲朋好友谢匠的习俗。谢匠的数量和档次随时期和关系而行。以前谢匠买礼品,如烟、茶叶、猪肉和糖块等,如今谢匠给现金。

       禁忌

宅基不冲剪子股路,否则被剪的人财不旺;房四周不冲路,冲路叫“一箭穿心”,会家破人亡,特殊情况用朱砂在石碑上写“泰山石敢当”避之;院中的水往前流,且忌倒流;院前禁栽桑树、松树,院后禁栽柳树,“桑”谐音“丧”,“柳”谐音“流”,“松”、“凶”谐音,即前丧后流;大门不能冲另一户的山墙,冲山墙就碰山,出门做事不顺利,破解方法是在山墙上挂一砂壶头,这样“冲湖不冲山”。建房开工一般要选二、四、六、八、十双日子,好事成“双”。逢九动工也吉利。

       宅院格局

衷庄地区在院落布局上,讲究坐北朝南,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四面围墙。过去,靠北面建3间主房,门东旁安放香台,堂屋西间窗前往南安石磨,厕所多安在东南角,西南角留有下水道,俗称“阳沟”。院子前墙当中建“过道屋”,门留在中间,叫“大门”。如果前后有四邻,也可留东西大门。

undefined

青砖瓦屋

undefined

瓦门楼

       房子,堂屋大多数是3间,坐北朝南,3间分3个室,一明两暗,室与室之间有用墙隔开的,后来有用箔隔开的,也有用木板作隔山的。中间一间是明间作客厅,两暗室为卧室,东为主,供父母居住,西间供儿孙居住。也有的西间留外门,供儿孙结婚用,有的盖东西配房供儿孙结婚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住房条件有了改善,儿孙结婚大多数是单家独院,3间正房,东间住人,西间放粮,明间摆设作客厅、餐厅。伙房也叫“锅屋”,大都根据宅式建1间,都是在大门北旁。因大多数是东式宅和西式宅,除了靠路的都是正阳宅。厕所占对大门的院子的另角。门楼大多数是担挑式。

undefined

水泥门楼

       过去,大多数农户盖不起大门,有的用树枝编“篱笆门”,有的是简易的“板子门”,只有少数人家用得起“双扇大门红牙子”,门上方建门楼子护门。个别户甚至连院墙都没有。20世纪60年代后,多数都有双扇大门,门上建有担挑门楼护门,并且下有“过门石”,门框下面有“门枕石”,中间有“腰卡”,上有“坎卡”、“门槛石”压盖。门枕石、腰卡、坎卡都是固定门框的。腰卡不仅能固定门框,还能固定门板。因腰卡一边有洞,一边起槽,可装较粗的木棍挡住门扇,俗称“腰棍”。90年代以来,农村也按照小康房的标准,部分农户大门都是特宽“双扇铁大门”,而且大门垛子和门楼都用瓷墙砖镶贴,门楼用瓷瓦装饰,高大气派。

undefined

现代门楼

       过去,农村建房基本上都是草屋,而且后屋墙又当后院墙,墙大都是泥墙,这种屋称作“露腚屋”。冬季取暖是在堂屋明间设一火盆,里面放人不能烧锅的碎柴草或糠等以暗火取暖。每到有客人或过春节时,准备一个“树疙瘩”来烤火取暖。有的在院外挖一大坑,上面架上三根木棒,中间一根高起木棒上用秣秸覆盖,两檐地平,中间起脊,上用麦穰或土盖上,向阳一边留一个小门,专供人上下,这叫“地屋子”,地屋深近2米,长3米多,宽2米,冬暖夏凉。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建房较好,室内用白石灰抹平,浩白明亮,冬季室内用柴草取暖就不卫生了,逐渐都用煤炭炉取暖,并能在炉子上烧水做饭。到了90年代住房条件改善了,取暖也上了档次,电暖器和空调也走进了农家。

       在无数风风雨雨中走过的枣庄,沉淀了许多凝聚了劳动人民精神的文化。在时光的点滴流转中,那些经历了时光磨捻的文化习俗和人文精神在慢慢消磨殆尽。我们应该为文明进步而赞美,但也应该不忘这些陪伴我们许久的民俗文化和精神。

上一篇:国家卫健委发布《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下一篇:个人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 内容纠错
关闭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