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明网评

以文明护航成长 从不“护犊”开始

来源:佛山文明网

       近日,一名7岁“熊孩子”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导致楼下住户全遭了殃,而其父母在得知后,带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并将邻居家被“祸害”的衣物全部拿回家中手洗。在清理外墙的时,还让孩子一直陪在太阳底下看。这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赢得了网友的好评。(据《钱江晚报》报道)

  “他还只是个孩子。”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都会用这句话来为未成年人犯的错开脱,以此求得“受害者”的谅解。言下之意就是孩子还小不懂事,犯了错大人就应该忍忍,不然就是跟孩子一般见识。但是,年纪小、不懂事就可以任性妄为而不承担后果吗?

  诚然,未成年人无论是在心智上、思想上、价值观上都尚不成熟,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民事责任,既不现实也不合法。但这不能成为家长“护犊”的挡箭牌,未成年人虽负不起责任,但却可以让他明白,犯了错需要负责任。家长一味地为孩子开脱,只会让孩子无法正确认识犯错的成本,甚至让其建立起犯了任何错都有父母兜底的错误观念。长此以往,只会让未成年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但是孩子会长大,父母没有给孩子上好的课,社会与法律终究会给他“补上”。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许多家长不明白?他们真的觉得自己的孩子没错吗?显然不是,大部分家长都是抱着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的心态,并把成年人的社会规则套在未成年人身上。一方面,生怕承认错误后,会让孩子与自己“没面子”,害怕揭开作为监护人而没有对未成年人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遮羞布。另一方面担心孩子被追责的同时自己也会被追责,给自己带来麻烦。

  正所谓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作为对未成年人成长影响最大的监护人,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对未成年人最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莫过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泼墨事件”中的这对父母在孩子犯错后,既没有“护犊”,也没有对孩子采取打骂,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不能做,做了不正确的事就要道歉并弥补自己的过错。

  当然,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最关键要做到宽严得当。过于宽松的教训如隔靴搔痒,起不到提醒教育孩子的效果。但单纯依靠“棍棒教育”也不可取。试想新闻中的父母将“熊孩子”不加解释地打一顿,虽然让孩子尝到了犯错的后果,但由于未成年人心智的不成熟,很可能滋生负面情绪,甚至是报复、扭曲的心理。如何掌握好其中的平衡,是对父母的考验。

  作为父母,不能以保护孩子的名义,将所有对孩子的指责与可能产生的威胁都“堵”在自我的世界外。而应该以身作则,以文明为标尺,为孩子的成长护航,让他们在负责任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因为,未成年人总会走向社会,总有失去庇护的那一天,而他们所受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关乎一个“家”,更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甚至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上一篇:四位艺术家 向市档案馆捐赠作品

下一篇:从地摊经济看城市治理

  • 内容纠错
关闭
同类资讯